白玉

白玉

G1

優質白玉 ,其顏色呈脂白色,可稍泛淡青色、乳黃色, 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 最上等的白玉產自新疆的和田。 和田玉的硬度為6到6.5度,它的質地緻密,化學性質極其穩定, 韌性和耐磨性是玉石中最強的。 和田白玉中質地細膩,溫潤如羊脂的,被稱為羊脂玉 。 羊脂玉屬於白玉中的優質品種。 一件精美的玉器 ,除了滋潤細膩的玉石所帶給人的溫潤美感之外,人工的雕琢美、造型美以及好的主題內容,對一件玉器的價值都有很大的影響。

G8

白玉解釋

1.白色的玉。 亦指白璧。 《 禮記·月令 》:“﹝ 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辭· 九歌·湘夫人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晉書·慕容德載記》:“障水得白玉,狀若璽。”《 紅樓夢 》第四回:“賈不假, 白玉為堂金作馬。” 王闓運 《採芬女子墓誌銘》:“至於青瑤窗裡,明月初回; 白玉房前,垂楊自見。”

2.喻指豆腐。 明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豆腐詩》:“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適吾口,不畏老齒摧。”

白玉礦物名稱——軟玉,又稱“ 中國玉 ”,主要產於新疆和田。 和田地區白玉的質量產量歷來較典型,所以又稱為“和田玉”。 嚴格說來和田玉是軟玉的一大礦種,不代表所有白玉,白玉稱為軟玉是相對硬玉——翡翠而言,白玉是軟玉中的主要品種,礦物主要成分是陽起石 、透閃石,這樣的礦物組成呈纖維交織結構,質地細膩緊密且韌性很好,具玻璃至油脂光澤。

G16 G17

G14

白玉通常有籽料和山料之分,籽料是原生礦經風化或地殼運動萬億年的搬遷推移後至河床,又歷經萬千年的磨礪、碰撞、洗刷,鑄成為外形圓潤光滑,呈卵石狀的寶玉,河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各種礦物元素參與磨礪衝擊,久而久之在白玉表皮的細微空隙留下了印痕,這就是籽料的“面孔”——桂花皮、鐵鏽斑。

G3

山料是原生礦或埋藏在岩體中的白玉,一般呈不規則塊狀,棱角分明,質地不及籽料緻密細膩,裂隙較籽料略多。 白玉的特徵在於它的“白度”,而白必須與它本身的質地相符合,才會顯示天然與雕鑿的美質。 “白度”傳統分法依次有:羊脂白、 梨花白 、雪花白、魚骨白、象牙白、雞骨白、糙米白、灰白、青灰白等,其中籽料的羊脂白(質地如同綿羊的凝脂)材質完整併帶有皮殼為精品,且單原石重量越大價值越高。 毫無疑問,白玉是玉石中的翹楚

G5

1.顏色:白玉常見的顏色呈白色、灰白色、青白色,有時也可見橙黃、褐紅、灰黑色風化外皮。

2.光澤:白玉由極細小的透閃石礦物交織成特有的毛氈狀結構,因而表面細膩溫潤、具有特徵的油脂般的光澤,這種現像在其它玉石中還沒有發現,可以作為鑑別標誌。 油脂光澤的明顯程度與白玉的顯微結構有關,也即與產地有一定的關係。 一般而言新疆產白玉的油脂光澤較強,青海產白玉較差,俄羅斯產白玉介於二者之間。 將白玉與其它玉石對比,可以很容易地識別油脂光澤。

3.內部紋理

白玉特有的顯微結構宏觀表現為特殊的內部紋理,具有鑑別意義。 用強光電筒從側面照射,便能發現內部紋理的存在。

白玉中的紋理主​​要有幾種表現形式:

(1)均勻分佈的雲絮狀紋理類似天空中的白雲,呈細密的絮狀均勻分佈。 這種紋理主要出現在新疆產優質仔料中。

不均勻分佈的雲絮狀內部紋理雖呈雲絮狀,但分佈不均勻。 這種紋理主要出現在新疆產一般仔料中。

(2)具乳質感的半透明狀在側光照射下,呈混濁的半透明狀,類似於稀釋的牛奶,有時可有透明度相對較差的細小團塊。 這種現像在新疆產山料中常見。

(3)定向分佈的不規則條帶在具乳質感的半透明基底中有不規則條帶定向分佈。 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新疆於田礦區產的山料中。

(4)粒狀鑲嵌結構透明度各異的不規則粒狀彼此鑲嵌分佈。 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俄羅斯產白玉中。

明清時期 ​​,人們所說的白玉,僅指新疆和田白玉;現在,人們看到的白色玉除了新疆和田玉外,還有白色的新山玉 、 密玉 、 獨山玉 、青海白玉以及韓國 、俄羅斯白玉等。

和田玉又稱軟玉屬角閃石類。 在顯微鏡下觀察,呈纖維變晶交織結構, 硬度 6-6.5。 和田玉有多種顏色,以白玉最為珍貴。

Exif_JPEG_PICTURE

和田白玉又有籽玉 、山流水玉(或稱戈壁灘玉、新礦玉)和山料玉(山產玉)之分。 籽玉中的羊脂白玉 ,"體如凝脂,精光內藍"質地溫潤,細潔,肉眼幾乎看不到纖維變晶交織,白如割脂,其特點為"白、透、細、潤" ,是玉中極品。

山料玉不及籽玉溫潤,色澤略帶青灰,且較為乾澀,有的還顯出裂紋。 好的山料玉也有以白微紅的。 但白如脂肪的極少。

俄羅斯白玉、青海白玉是近幾年才出現在國際市場的,其色澤與新疆白玉相似,但欠溫潤,舉燈觀望,一般結構粗鬆,且有玻璃感。 好的俄羅斯白玉,潔白度高,略帶油脂,頗受收藏者的青睞。 韓國白玉,其色雪白,舉燈觀望,可見其中的雜質結構也較粗鬆。

挑選新疆和田白玉,除了顏色外,還要注意有無瑕疵。 同時,還需注意它的皮色。 有的和田玉還帶有一點"桂花皮"、"棗紅皮"、"秋梨皮"和"烏鴉皮"等。 這也是和田玉的一大特徵。 製作玉器時,巧色巧雕,其藝術價值將大幅度提高,收藏者也能添一份情趣。

G18

盤點玉器收藏領域存在的十大誤區,與廣大網友分享。

誤區一:盲目求白,越白越值錢玉可以美容,可以使人紅顏永駐。

所以白玉很受愛玉之人的青睞。在選玉送給母親時,也寄託了一種白玉無瑕的美好寓意,認為玉越白,越值錢。這種選擇也是不科學的。這裡說的白玉是指含透閃石95%以上的白色軟玉,主要產于新疆和田。和田白玉潔白溫潤,氣質高貴,是收藏的寵兒,但有的藏家盲目求白,只要看到白的玉石,就以為是新疆白玉而掏錢購買,其實白玉並非只是和田白玉,青海玉、俄羅斯玉、韓國玉都有白玉,這幾種玉與和田白玉的價格相差很多,一些商家往往拿青海白玉或俄羅斯玉冒充和田白玉,收藏者一定要仔細鑒定,以免上當。

G19

誤區二:白色的玉石就是羊脂白玉羊脂白玉為軟玉中之上品,極為珍貴,又稱白玉之最。

惜玉之人更願意選擇羊脂白玉送給母親,以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感恩之情。但羊脂白玉是新疆白玉中的極品,白、糯、潤、溫、細,且數量少,不少人看到很白的玉就誤認為是羊脂白玉,其實白玉與羊脂白玉在礦物質成分和化學結構上是有區別的,用儀器測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區別,在玉器市場上人們無法時刻用精密儀器鑒定,便漸漸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認為羊脂白玉應該是有較高油脂度、有柔和白度、潤澤細膩的新疆白玉籽料。對於經驗豐富的行家來說,區分白玉和羊脂白玉不是什麼難題,但一般愛好者往往錯把白度高的玉當做羊脂白玉,要是買到新疆白玉的話還好,可要是買到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的話,價格就比羊脂白玉低很多了。市場上有用水石冒充羊脂白玉的,但水石白得比較乾澀、僵硬,而羊脂玉有油脂光澤,反射光線不強,購買時要注意區分。現在羊脂白玉玉礦已經枯竭,新品不多,以前出產的大都被藏家珍藏,能買到好的白玉就不錯了。因此,在購買時要認清優劣,不要盲目追求羊脂白玉,避免花冤枉錢。

SANYO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誤區三:古玉與新玉盲目對比古玉在拍賣中價格屢創新高,致使一部分人只認古玉,覺得古玉比新玉更有升值空間。

所以,大家在選購玉飾品為禮物送給母親時,會盲目選擇古玉。其實這要綜合來看,如果古玉沒有很好的題材和歷史內涵,其價值不一定比新玉高,一些現代玉雕大師的作品也屢創拍價新高。我們要理性收藏新玉和古玉,找准投資熱點,必有升值空間。

誤區四:撿漏心理,一夜暴富送母親一份心意,玉飾品作為投資藝術品更成為了收藏的寵兒。

所以,在送母親一份心意的同時,其禮物還能升值賺錢,這則是一個絕佳選擇。不過,想買到一件好玉一夜暴富的想法是不現實的。收藏玉器要注意什麼誤區?商家在賣東西的時候往往花言巧語,誤導買家以為自己能撿漏,撿到“餡餅”了。希望大家投資玉器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求暴富,但求長久,“只要買對,不怕買貴”,今年買的玉看似貴了,但是明年再回頭看,發現還是值得。遇到鑒定問題多和專家交流,多學習,眼力高了,投資收益自然就會高了。

誤區五:帶皮的就是籽料,重皮不重玉玉品愛好者看到那種有皮的玉就誤認為是籽料,這是錯誤的。

過分看重玉皮帶來的是造假皮之歪風,用山料甚至其他不好的玉料在機器裡滾成籽料外形,再燒上皮子,沒有經驗的買家很容易上當。大家在購買時要擦亮眼睛,避免把山料當籽料。有的藏家認為不帶皮的玉不是好玉,至於需不需要留皮,什麼位置留皮,這和雕刻工匠的藝術眼光有關係,作者在設計作品時,根據所雕刻的題材或皮色的位置,來選擇是不是需要去掉皮子,皮色不好的話就要去掉,只保留好的玉質,如果皮色美,就可以保留皮子加以巧妙利用,俗稱“巧雕”,俏色用得好會錦上添花,大大提高玉的價值。

誤區六:追捧和田籽料,輕視山料時下很多人對和田籽料甚為追捧,反而輕視山料,認為山料不潤、顏色幹白,寧可要一個籽料的小墜也不要山料的大把件,這是有點極端的。

和田籽料的價格限制了很多人的購買力,山料的價格這幾年迅速增長,相對少之又少的籽料來說,山料的數量還是較多的,大家不妨選擇好的山料作為投資對象,升值潛力也是很大的,但要注意有不法商人用加工過的山料冒充籽料出售。

誤區七:以硬度衡量玉質和田玉飾品,外形精美,質地細膩如脂。

和田玉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不論到哪都會給人一種體面感,買來贈予媽媽戴上自然心情愉悅,長此以往身心健康。和田玉硬度高,韌性強,可以劃破玻璃,有的人在賣玉器時,喜歡拿來劃一下玻璃,看到能劃動玻璃自身無損的話,就斷定為玉,這是不科學的。玻璃的硬度通常為摩氏6度,而石英質玉石、瑪瑙、紅綠寶石,以及一些人造寶石硬度都在6度以上,就算同等硬度的材料也能互相劃刻,顯然不能作為判斷標準。

誤區八:以重計價,忽視其他很多愛玉之人會選擇一些重的玉飾品送給自己的母親或收藏。

不過玉的價格不能單純以重量計算價格,還要看綜合方面的因素,比如玉色、材質、工藝、沁色等方面。一件有歷史故事或特殊意義的古玉,或工藝大師雕刻的新玉,其價格都遠大於重量所體現的價值。

G4 G6

誤區九:玉不琢不成器自古有言:“玉不琢不成器”。

很多愛玉之人喜歡買玉贈自己的母親,以表達母親對自己的培育教養之恩。玉經過精心雕琢,其收藏價值更是不容小窺。可是,有些藏家只認雕工,認為沒有雕工玉就不美了,這就有點偏激了。大家都知道田黃石很昂貴,篆刻大師用田黃治印留邊款時都儘量少刻字,惜石如金。收藏玉器要注意什麼誤區?玉器便是如此,面對有漂亮皮色的籽料,玉雕大師往往都不忍下手,頂多只是去掉雜色,或只打個孔用於佩戴,很多籽料都保持著原貌出現在各個拍賣會中,原石陳設也成為一種美。

G15 G13

誤區十:急功近利,落入故事圈套購買玉品的熱潮中,很多朋友到市場上看到心儀的玉,便急於想買下。

商家看準時機,添油加醋編造一番故事,讓人誤以為這塊玉有來頭,有典故,升值潛力大,不買就虧了,致使買家頭腦一熱就乖乖掏錢。雖然編故事的伎倆只能對付某些“菜鳥”買家,但這樣的事還是屢見不鮮的。

收藏學堂

隨著收藏熱的升溫,昔日王公貴族玩的高檔玉器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那麼,收藏和田玉器從何處著手?如何能選購到貨真價實的和田玉器呢?

要點一:看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對於一件玉器至關重要。目前通常的價格,同等級別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場或網上,更常見以無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俄料亦屬山料且物質成份一樣,因出礦地在俄國境內而稱俄料,其價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質太水,即是透明感過重,密度和油質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

要點二:辨認造型紋飾

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構架,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狀決定的,其比例權衡要適當。勻稱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穩定的是美的作品。

G9

紋飾是玉器的裝飾,它的美醜容易為人們覺察、感受。裝飾要看結構、章法、繁簡、疏密等處理,凡結構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就具鑒賞價值。

要點三:分析工藝細品藝術

玉器工藝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鑒賞上的一個難題。凡砣工俐落流暢、嫺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收藏價值銳減。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反映了豐富的收藏價值。反之工藝差、藝術低劣者,鑒賞價值就遜色得多了。

要點四:儘量選購皮色子玉

和田子玉外表分佈的一層褐紅色或褐黃色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子玉。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顏色,琢玉藝人以各種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棗皮紅、灑金黃、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製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

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而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假沁色的帶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見,沁色多附著於表面。外表沒有油分比較乾澀,沒有水頭,需要注意區分。

發表留言